展览场馆改方舱医院的方法步骤
2022年3月,按照省、市疫情防控统一部署,决定将廊坊国际会展中心B馆、D馆建设成方舱医院,并由我公司承担方舱医院的后勤保障、舱内保洁、环境预防性消杀、医废垃圾收集清运、水电维修保障等服务工作。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国展集团迅速作出反应,连夜奋战48个小时,率先建成北舱(会展中心B馆),面积3万平米,设置床位1120张,并于3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3月23日晚南舱(会展中心D馆)建成并投入使用,面积2.6万平米,设置床位1400张(一层900张,三层500张)。
方舱医院的迅速建设并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抑制住了疫情蔓延,并为不久后全市的抗疫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以往,有三方面的经验做法。一是领导重视,成立国展集团方舱医院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亲自担任组长。二是分解任务,压实责任。下设八个任务组,明确任务分工。三是团结协作,内外配合。上下一盘棋,服从指挥,同时间赛跑,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以下做法。
一、培训组
从以往经验来看,建设方舱医院时间紧迫、资源紧张、医护及服务人员对新冠肺炎医学认识不足,因此专业的培训是重中之重,本小组负责对接卫健委,由专家对所有进仓和驻展馆人员进行防交叉感染、院感基本知识、进出仓知识以及如遇防护服、手套破损,口罩脱落等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等,形成一系列的培训教案和预案,针对个体和团体进行统一培训。在一系列培训之后,只有考核通过的人员可以上岗。
二、方舱服务组
本组负责国展公司与卫健委的沟通协调,确定方舱医院服务人员的定岗定员,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接种过两针及以上疫苗、核酸正常、心理素质强、身体健康无基础疾病且近期无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地区旅居史、纪律性强能服从组织安排等。)通过两个渠道组建团队:一是公司内部动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火速加入服务者团队。二是面向社会进行人员招募。团队组建完毕后第一时间组织培训并考核,包括自身防护培训及工作内容培训等,之后进行分组排班,为每组负责人配备公用手机和对讲机,便于方舱内外联系,四个小时一倒班,工作内容包括方舱医院内:定时清理、定时打扫、定时消杀、医废垃圾收集后双层双袋打包装箱并明确去向(与专业公司签订合同,由其负责对医疗废物转运处置。)以及安防职能等。
由于方舱内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公司负责此项任务的成败,以董事长为首的国展公司方舱医院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强化优化每一处工作细节,董事长曾数次亲自进仓考察工作。每一批次出仓人员的用车、食宿(单人单间)都由本组专人负责,考虑到方舱内收治的均为确诊患者,对服务人员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工作量以及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品会导致身心俱疲,继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有一定几率出现认知障碍与情感行为的失调。所以必须对进仓人员进行调节情绪等人文关怀,国展公司联系廊坊红十字会专业人员对舱内服务者进行心理辅导;在工作群内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舱内张贴正能量的宣传标语、发掘先进事迹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必要的物质奖励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本次方舱医院的服务人员,以单人单间的形式,统一入驻开发区万达学院,距离方舱医院车程十五分钟,南舱和北舱的工作人员休息时要物理隔绝、分区管理、分层管理,工作分开、住宿分开、乘车分开,不能交叉。从入舱工作第一天,到闭舱后再隔离观察14天,所有工作人员保持静态管理,严禁随意走动,每人每天至少一次核酸检测,在此期间我公司负责为所有人员送餐(送到房间门口)及配送各类生活物资(将所需要的物品在微信群中接龙,工作人员按房间配送),并及时清理消杀垃圾,在工作群内与大家积极沟通,消除负面情绪,使每一位进舱工作者保持阳光向上的积极心态。
三、消杀组
消杀工作始终贯穿方舱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在每次工作会议中也是各级领导反复强调的问题,消杀组成立之初就自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舱内的消杀工作在经过专业培训后对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墙面等分时间段分批次,做到全程无死角作业。对方舱医院产生的污水按照环保要求和规定比例,投放相关药物并监测记录,确保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相关职能部门对污水处理工作进行监管检测。对方舱医院的外部环境,我公司购置雾炮防疫消杀车,进行全天候作业。
方舱医院闭仓后终末消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方舱医院终末消毒整体工作方案。终末消毒效果检测方案等相关工作方案在消毒前后,均需要由专家确定点位数量,派专人入仓采样、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专家队伍可由国家最具权威的科学院、机构或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机构鉴定,进仓的消毒工作需聘请专业的消杀公司,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消杀工作,并做好终末消毒实施过程的记录,最后根据检测报告及专家充分论证和研判,出具方舱医院终末消毒效果综合评价报告书,完成整体终末消杀。
四、工程组
本组由展览馆工程部人员组成,在方舱医院建设之初就与建设方对接馆内水电等线路布局,并一直负责保障每个床位、医护工作站和卫生间的用水用电。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后由于三月中旬天气还很寒冷,加之展览馆空间大温度低,为解决医患人员的取暖问题,工程组在舱内紧急加装了电暖器。按照院感专家的意见,在一脱、二脱以及从污染区进入一脱间的缓冲区安装空气消毒机,从而有效减少三个区域的病毒载量。在清洁区安装热水器、一脱区域安装监控系统。在北舱选取合适位置,设置单独的儿童活动区,拉起隔离带和警戒线,减少儿童患者活动安全风险。南舱的新风系统因长时间停用,存在机组不能正常启动、管道破损漏水等诸多问题,工程组人员联合新奥集团技术力量,迎难而上、全力攻坚,对南舱新风系统进行了全面抢修,经过一昼夜的辛苦奋战,新风系统完成检测维修,投入使用后,可对南舱内部气流进行有效管控。
五、会议组
市方舱医院领导小组每天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在会展中心A馆会议室召开工作调度会,会议组人员负责布置每天使用的会议室,对会议内容进行视频记录,并收集会议纪要,做好档案留存工作。每次的工作调度会凡涉及到国展公司的内容,立刻在国展集团方舱医院领导小组的工作会上作出部署,尽快落实。并协调工程人员在会议室内安装监控大屏,实时切换舱内画面,便于参会者及时了解情况。
六、财务组
由国展公司财务部负责本组工作。落实方舱医院运行前期各种物品购置、合同签署、发票开具等事宜。每天发放招募的志愿者补助及员工加班补助。统计、核算国展公司为方舱医院提供的场馆租赁、运营费用、用餐、其他购置等费用。闭舱后,参加方舱医院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明确国展公司费用的各部门职责分工。按照实际情况建立国展公司方舱医院费用台账,报财审小组及卫健委,做好后期财政资金的拨付、核算、审计及资金实际结算工作。
七、机动组
本组成员均由公司各部门青壮年男士组成,从确定建设方舱医院开始,用最短的时间清空展览馆,一直到方舱医院闭舱,这期间所有医疗及生活物资的搬运、驻展览馆人员临时休息室的搭建、床位的安装以及各种突发和临时任务,均由本组人员完成。
八、后勤保障组
本组由国展公司办公室负责。除衣食住行的日常保障外,还负责对接卫健委,随时掌握各类信息,协调医疗防护物资,确保驻展览馆人员的自身防护。下发各类令行禁止的通知,保证方舱医院运行流畅,比如方舱医院的“三区”管理问题,以整个会展中心平面图的形式,明确标识出各个区域,告知所有人:隔离区以外的人员不得进入污染区(红区)、半污染区(黄区),确需进入的,须经医疗专家组同意、报备后方可进入;未经允许进入污染区(红区)、半污染区(黄区)的人员,一律不得返回清洁区(蓝区);进入污染区(红区)的人员,必须严格进行登记报备;污染区(红区)、半污染区(黄区)人员的工作用餐,由专人负责送餐。严格污染区(红区)物资管理,凡是进入污染区(红区)的物资,在统一消杀后进入库房,原则上只能进、只能用、不能出。
“民以食为天”,后勤保障的头等大事,就是安排好用餐。从一开始确定建设方舱医院,以董事长为首的国展公司领导层就以“备战备荒”的意识,分别从山东、天津等地紧急购入上百吨的白菜、土豆、冬瓜、大米等食材物资。方舱医院内一千多人的医患人员以及驻展览馆的各部门工作者,一日三餐最多时每天超过五千人次用餐,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均由国展公司中央厨房承担。
但工作量再大也不能成为质量不达标的理由,这期间一场大雪又为各种物资的配送增加了难度,但在这特殊时期,为了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为了让广大患者能早日康复,国展公司中央厨房的全体员工像对待家人一样,精心搭配每一份营养套餐,按不同人群分为老人餐、清真餐、宝宝餐、儿童餐等,每餐再搭配水果、牛奶、酸奶等。最终圆满完成了保障方舱医院的餐饮供应,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写在最后
从3月15日确定方舱医院在B馆建设,到3月17日晚开始接收患者,直到4月5日闭舱,在这二十余个日日夜夜里,国展公司在董事长王建东的带领下,书写了一幅感人泪下的壮美诗篇。所有在岗员工发扬战天斗地、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精神,拼尽全力完成每一项任务,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事迹:负责供餐的王红云经理,带领团队凌晨三点开始备餐,晚上忙到深夜,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三个小时,睁着一双双血红的眼睛,也要保证每一份饭菜的质量;项目经理李志雨同志身先士卒,率领服务人员始终奋战在方舱医院一线,舱内的卫生间堵了,情急之下李志雨用自己的手臂疏通;每次脱下的防护服都几乎被汗水湿透;他带领的团队是冒着生命危险保证了舱内的卫生清洁、秩序井然。
还有很多很多的先进事迹,这里不再赘述,经历了这次肉体和精神上的洗礼,我们用“展览人”的身份做了一回“逆行天使”!付出再多的艰辛,当看着所有的患者平安的离开方舱,当等到抗疫胜利的这一天,我们都感到莫大的欣慰。
就像每次的展览结束后一样,鲜花和掌声都不重要,冷静下来思考不足才是关键所在,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何况国展公司也是第一次参与建设和服务方舱医院,肯定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总结不足是为了今后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比如在方舱建设之初就应与相关部门对接,由专业团队对舱内进行环境采样、定期跟踪、记录数据,就是为科学的制定闭舱后的终末消杀方案做支撑,并尽快落实终末消杀。再比如应该设立“国展公司防疫物资储备库”,理清所有生活和防疫物资的入库出库流程,此举将大大提高办事效率,节省宝贵的时间。